擦亮“中原糧倉”招牌 白象、三全、思念等助力河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
思念水餃、三全湯圓、白象方便面……近年來,河南省通過充分發揮河南糧油資源、文化和產業優勢,培育出了一批知名糧油品牌,正將“中原糧倉”金字招牌愈擦愈亮。
為了進一步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,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印發《河南省糧油品牌建設實施方案》,提出圍繞糧食產業鏈、價值鏈、供應鏈“三鏈同構”,大力實施“中國好糧油”行動,加大糧油品牌建設力度。
一直以來,河南都是中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,小麥種植面積8500萬畝,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。隨著原材料、交通區位、勞動力優勢不斷增加,河南漸成全國重要的方便面、湯圓、水餃等食品加工基地。數據顯示,中國每4個饅頭有1個產自河南,全國1/3的方便面、3/5的湯圓、7/10的水餃都來自河南。
以白象食品為例,依托河南省“中原糧倉”的地域優勢和1350萬畝廣袤的優質小麥面積,輔以先進的小麥培育技術,使得生產出的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均處于領先水平。在收獲了優質小麥原料的基礎上,白象食品積極培優創新,用不同的面粉進行配比,在產品的設計及研發中以高于行業標準的要求,來提升產品的口感和品質,真正做到嚴把食品品質關,從食品生產供應鏈的源頭就力求做到極致。
“我們一定要在糧食精深加工上下大功夫,如果我們把小麥加工成各類面制高端產品,并將副產品充分利用,那么不僅可以提升糧食的價值,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,河南的經濟會進一步提升,老百姓腰包會進一步鼓起來。”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卞科曾表示。
圍繞糧食產業鏈、價值鏈、供應鏈“三鏈同構”,白象以優質原料為基礎,聚焦“一碗好面”,以健康制面、極致口感為要求,堅持研發高品質好面。從小麥收購、生產加工、市場終端,再到消費者餐桌,白象食品不斷地提供自然美味的食品。2003年,白象推出國內首款骨湯方便,成為中國骨湯方便面品類開創者和領導品牌;2017年,白象推出大骨面升級裝,開創從“白水泡面”到“骨湯泡面”。
秉持匠心,依托于20多年的湯面工藝,白象食品還于2018年上市的“白象湯好喝”成為行業首創的高湯面產品。其甄選真材實料,匠心6道工序,通過“6小時熬制真高湯,如同家里現熬”,有效保證湯的原汁原味和營養不會流失,真正做到“告別傳統醬粉包,只用熬制高湯包”,并精選十余種人們最喜愛的口味。
憑借“河南品質”,白象也不斷收獲來自中國乃至全球行業、消費者的認可。2019-2020年,白象食品共完成新產品研發80多個,萬年蕎、湯好喝、豆漿面等獲得中國方便面協會頒發的創新大獎。今年“618”期間,在天貓方便速食/速凍食品類目榜單中,白象以3855萬的銷售額位列總榜單第四名,居方便面細分品類之首。
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,消費者已從“商品消費”向“品牌消費”轉變,糧油產品供給也從讓人“吃得飽”向“吃得好”轉變。而三全、思念、想念、白象、天香、金苑、多福多等一批河南知名糧油品牌的崛起,不僅可以讓企業增加利潤,也是讓農民增加收入,成為推動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。